欢迎光临燕郊人力资源网
首页 > 政策法规

新闻内容

关于印发《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通知

作者:admin3   来源:燕郊人才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8-01-09 11:09:38  

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201347

 

·冀组[2013]6

 

各市党委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局,省直单位干部(人事)处,省管企业、省属高校党委组织部:

现将《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

 

为加快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北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环境,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都有明显提高。一是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到2011年底,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总量达到200.3万人,人才总量占全省人才的比例为28.3%,其中,经营管理人才达到47.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3.4万人,技能人才达到79.3万人。二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底,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中,具备中专及技校以上学历人员达29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15.8%;获初、中、高级职称人数达73.4万人,较2005年明显增加。三是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交流、引进和保障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重才爱才、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我省“十二五”规划中,民营经济被放在“活跃经济全局”的战略位置,要求对民营经济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面临形势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是国民经济强劲稳定发展的动力,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是我省人才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我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关键时期,培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是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河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特别是省委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必须看到,当前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观在:民营经济组织的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尤其是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资源不足,人才载体承载吸纳人才的功能较弱,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良好的人才环境尚未完全形成,成为制约河北民营经济加速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从根本上破解。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既面临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利条件,又面临发达省份综合竞争优势的压力,我省必须抓紧提升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实力,尽快赢得发展与竞争的主动地位和后发优势,为加快全省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构筑人才之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推进民营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服务四个中心环节,着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着力统筹各类人才建设,着力搭建人才聚集平台,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充足、素质优良、专业精湛、梯次合理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为河北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人才优先。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使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整合各种人才资源,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高端引领。以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加大民营企业所需各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具有竞争性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队伍,带动引领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4、体制创新。围绕解决好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制约问题,创新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发展的理念、思路、举措,推进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增强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活力与效能。

5、公平发展。坚持在政治上对民营经济组织的人才一视同仁,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等政策上统一安排,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在改善创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积极提供服务。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使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总量有明显增长,人才素质、专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明显改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更加优良,人才政策支持措施更加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更加顺畅,人才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2、具体目标

——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持续增长,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到2015年,民营经济组织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50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00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75万人左右,技能人才达到175万人左右。并力争以更高速度增长,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到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总量达到650万人左右。其中,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80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50万人左右,技能人才达到320万人左右。

——人才素质大幅提升。民营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到2020年,民营经济组织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90%,专业技术人才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86%,民营经济组织中在岗职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85%,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8%。

——人才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的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学历层次、产业分布、区域分布、城乡分布趋于合理,在环首都地区、沿渤海地区、冀中南地区形成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密集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的创业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在我省人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人才投入体系继续完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管理体制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对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形成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构成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格局。

——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用、流动、激励和保障机制取得新突破,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与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有利于民营企业人才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l、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民营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通过短期培训、系统教育、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80万人,其中,能够引领河北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企业家达到10名左右,引领河北企业跻身全国500强的领军企业家达到50名左右,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适应民营经济组织发展需要、数量充足、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任职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万人,中级任职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万人,累计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专业技术人才100名以上。

3、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组织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全省民营经济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0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8%。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每年技能培训人数不少于职工总数的20%。

(二)健全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l、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着眼于全面提升民营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以省内外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级职业技术学院、各级各部门主办的培训中心、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依托,确定省、市、县三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到2015年,全省认定省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100家以上,认定100家市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认定150家县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2、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育体系。着眼于提升民营经济专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光伏、观代服务业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企业培养和专业培训相衔接、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育体系。到2020年,全省建设100个省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基地,建设100个市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基地,建设150个县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基地。

3、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民营企业发展需求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80个,鼓励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依托中等职业学校和劳务输出基地创建提升一批中、初级技能实训基地。

(三)建立招才育才基地

1、建设人才招聘平台。实施网络人才招聘、有形招聘会招聘、猎头人才挖掘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人才到民营经济组织就业、择业。以中国中小企业网河北网为基础,联合省内外知名人才招聘网站,组织开展“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网上招聘月”活动,年参会企业1000家以上,提供岗位数量1000个以上。组织开展河北省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会、民营企业中高级人才招聘会等大型公益性人才招聘会,年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根据企业需要,每年引进省外人才1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10名以上。

2、完善人才引进工作组织网络。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领导,理顺市场体系,形成完备的人才工作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我省主要特色产业集群全部建立人才工作站,规模以上龙头民营企业设立一个人才工作信息员,依托河北商会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30个以上的人才工作联络站,建立2个以上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

3、构筑高端人才创业创新平台。进一步改进省管专家选拔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尤其是规模民营企业专家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幅度增加民营专家人才的数量。对在所属专业技术领域有发明、创造,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具有较大培养前途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要重点培养,建设好民营经济三层次人才队伍。

(四)构筑民营企业人才聚集区

1、沿渤海民营企业人才聚集区。以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的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沿渤海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以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业等临港产业为重点,推进临港人才集聚区建设,建设秦唐沧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人才集聚,构建沿渤海民营经济人才聚集区。着力培养一批“技能大师”和专业技术工人队伍,  努力扩大人才总量。到2020年,沿渤海地区民营经济人才总量比2012年增长200%以上,临港产业民营人才总量占全省临港产业人才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

2、环京津民营企业人才集聚区。以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抓住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实施机遇,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为重点,把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开发作为引智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科技成果孵化园、人才家园等工程,加速民营经济人才集聚,在环首都地区形成民营人才聚集高地。到2020年,环京津地区民营经济人才总量比2012年增长300%以上,新兴产业、休闲旅游人才总量占全省民营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 

3、冀中南民营企业人才聚集区。以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发挥冀中南地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优势,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信息技术、文化传媒等产业为重点,培育和提升一批适应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民营经济人才队伍,为冀中南经济区崛起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到2020年,冀中南地区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总量比2012年增长200%以上,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的民营人才优势更加紧明显。

四、重点举措

(一)塑造提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1、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素质提升计划。根据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实施河北省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升计划,开展民营经济组织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考察和国际交流活动。依托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或培训机构,以“河北中小企业发展名家论坛”和“国家银河培训工程”等为载体,采取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系统教育、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全省22.9万家中小微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二级单位法人、生产负责人、财务主管进行轮流培训。

2、实施“二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针对我省民营企业进入一个代际交替相对较高峰的实际,强化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拔100名左右新生代的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校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学位或研修班学习,进行企业风险决策、全局把控能力、人脉构建、个人魅力塑造、经营管理团队引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让青年企业家了解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及政府重点扶持的领域,重点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打造企业文化的能力,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共同成长。

3、加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力度。建立职业经理人终身职业培训制度,为其提供及时高效的职业培训,着力提高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鼓励民营企业积极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鼓励参加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等专题培训,强化现代管理理念,拓宽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变革创新能力。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多岗位锻炼,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

(二)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开发

1、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围绕我省民营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中高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会同相关各部门,通过实施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岗位培训等项目,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每年集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万人次,远程培训20万人次,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覆盖。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内容形式,建设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

2、鼓励企业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紧缺人才。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对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博士、硕士、留学回国人员和其他高层次急需人才,企业应按其意愿协助解决户口、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对从事技术创新项目工作的人才,企业应给予相应的科研或工作经费。对以项目合作形式引进的人才,应按协议提供项目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对引进的外国专家,企业可向省或国家外国专家管理部门申请经费补贴。

3、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制度。畅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或报考职业资格的渠道,制定和完善符合民营企业特点和要求的评审条件和评价方法,为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提供服务。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疏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渠道。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害本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兼职兼薪等灵活的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以项目合作、共同研发等形式从民营企业聘用或引进各类人才。

4、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符合用人单位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基本社会保险的衔接办法;建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补充保险以及重要人才安全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给予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及重要实施者与其实际贡献相当的收益,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

(三)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

l、实施技能大师培训工程。围绕河北提升产业层次,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以培养一批技术高超、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实施“技能大师”培养工程。引导、支持各类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针对岗位需求和职工特点,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通过脱产、半脱产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企业新录用农民工和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促进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

2、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鼓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覆盖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的技能传递与推广网络,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价值实现及代际传承推广机制。

3、创新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围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选拔、合理流动、岗位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进一步创新政策机制,优化高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以河北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要领域,每年组织一次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4、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利用自身培训资源开展内部技能培训,逐步在大中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人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才工作的整体规划,列入人才工作的考核内容。要把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省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建设提高工程联系会议制度为依托,形成省工业信息化厅(省中小企业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工商联等多部门联动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工作新格局。联席会议要对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结合各自实际,在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中发挥作用。要把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体系之中,加强考核,形成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二)加大投入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要把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政府增加投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同关心”的民营经济组织人才投入机制。  同时,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以用人主体为主、政府投入及社会参与为辅的办法,多渠道筹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资金,实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落实工作责任

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的培养与招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努力以创新的精神推动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各市、县民营经济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本地民营企业发展,认真制定本地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贯彻实施。

(四)完善政策体系

以形成健全有力的人才开发保障机制为目标,针对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管理、考核等环节和方面,推进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鼓励人才流向企业政策、完善企业人才科研经费资助和奖励政策;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制度、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知识性财产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建立完善有利于企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创业风险投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人才政策执行督查制度,确保人才政策落实到位。完善激励机制,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评选劳动模范、专家、职称评审等方面,重点向民营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倾斜;重视民营企业人才政治待遇,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参与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公共管理。

(五)营造舆论氛围

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民营企业优秀人才表彰活动,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民营经济组织各类人才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创业、创新、创造事迹,扩大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的社会影响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宽容失败,爱护企业家、崇尚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和浓厚氛围。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